和记娱乐官网app

"9+2"省区分站: 广东 香港 澳门

广东“组团式”医疗帮扶贵州

日期:2023-07-17 来源:贵州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粤黔协作显真情,医疗帮扶惠民生。

  广东与贵州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帮扶协作源远流长、情谊深厚。粤黔携手,除了企业间合作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两省卫生健康事业合作也日益紧密。从医院结成对子,到专家倾力帮扶,再到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一项项务实协作举措推动贵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步步登高,医疗水平频频提升,更好地服务黔中大地广大群众,润泽民生,为健康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随着新一轮粤黔协作开启以来,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采取“组团式”帮扶,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重点,推动贵州各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已有348家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与我省380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质帮扶,有1470名广东省医疗卫生专家来黔开展帮扶,我省2370名医疗卫生人员到广东省支援单位进修培训,粤黔健康协作正成为东西部协作样板工程。

  ◆ 高位推动健康协作接续“山海情”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在剑河县开展大型巡回义诊。

  跨“粤”山海,一路“黔”行。

  2021年,党中央重新调整新一轮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决定广东继续帮扶贵州。“十四五”时期,广东省6个市帮扶我省除贵阳市以外的8个市州66个脱贫县。

  粤黔协作接续“山海情”,开启携手发展新篇章。不论帮扶关系如何改变,但医疗卫生帮扶一直是重中之重。多年来,粤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贵州样板”。

  当年9月,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签署《2021-2025粤黔医疗卫生协作框架协议》,在省级示范带领下,各市(州)卫生健康局与广东结对城市卫生健康部门深入互动,分别签署市级医疗卫生协作框架协议,并且以66个脱贫县示范性医院建设,特别是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抓手,乘势而上求突破,脚踏实地抓落实,整合省内外帮扶资源,提升脱贫县医疗服务水平,助力健康贵州建设。

  与此同时,广东省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以智力帮扶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帮扶协作网络。  仅“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259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广东建立结对关系,460多名广东医疗卫生专家来贵州进行驻点帮扶、人才培训培养等,实现66个脱贫县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覆盖,推动贵州各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022年,粤黔两省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了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

  此外,根据中组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的工作方案》,今年5月,已督促指导20个县积极联系帮扶医院选好派强帮扶专家,有序开展第二轮帮扶专家轮换交接工作。第二轮新增帮扶队员8名,帮扶人员共计136人,其中广东省50人,多人任受帮扶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目前,广东省第二轮帮扶专家已全部到岗,各地正有序开展轮换交接工作,持续巩固拓展帮扶工作成效。

  同心筑梦,山海情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还不断积极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沟通协商,共同统筹推进各地建立结对关系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深化人才交流、开展远程医疗等,助力贵州省各级地方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今,粤黔两地医疗卫生协作不断深入,医疗卫生协作领域逐渐广泛,逐步建立起长效的协作机制,为两地协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 优质资源入黔提升医疗水平


 

2023健康中国发展大会·贵州主题会议上,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参展设置的中医体验区备受欢迎。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减少跨省就医及加快贵州省特色专科及短板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关键之举。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内顶尖医疗资源落地贵州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山呼海应。202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国家区域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下称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力争把先进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引进贵州、留在贵州,实现国家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贵州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和减少患者跨省外转就医现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近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成功开展首台复杂心脏瓣膜疾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为一名心脏联合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衰患者,紧急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一站式”主动脉瓣置换联合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这标志着该院开展高难度复杂心脏手术的技术能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目前有20多名中山一院的专家在此工作,作为输出医院的中山一院,一直赓续“天下为公”的精神,而作为依托医院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是全国创建较早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之一,双方强强联合,携手同行。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和贵州省学科发展水平,通过品牌、技术、人才、文化“四平移”,实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统一”,逐步实现与中山一院同质化发展。并且力争建成基础设施好、专业学科强、技术水平高、医疗服务优、医院环境美,立足贵州、覆盖西南的临床诊疗、教学、科研中心,全面提升贵州省整体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复杂疾病能力,进一步满足贵州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

  在今年2月11日,源自“南粵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正式揭牌。该院按照“一院两区”设置,总规划床位数1700张,随即着力建强建优多个专科,发挥中医优势,健全传统疗法中心、慢病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特色科室。

  在广东省中医院总体战略目标指引下,贵州医院力争建成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多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具有高水平医、教、研、管、防的现代化中医综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中医药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补齐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短板,带动区域内中医医院协同发展,打造西南地区中医高地,明显提升百姓就医体验,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 “组团式”帮扶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长期以来,贵州因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大多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省会贵阳和遵义等市州。这种现象给贵州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带来不便。

  民有所需,必有所应。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疗服务能力,结合贵州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际需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统筹明确了18家帮扶医院(其中13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有10家分别作为牵头帮扶医院)对贵州省10个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进行“组团式”帮扶。

  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健全制度机制、压紧压实责任,落实保障待遇、聚焦目标任务,用好省内外资源,坚持“团队所能、地方所需”,聚焦打基础、立框架、建机制,认真制定“一县一方案”。各帮扶团队积极传播先进理念,带头示范执行;受援单位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理念观念、工作标准、行为方式明显转变,形成积极、开放、创新的人文环境、干事环境。注重吸收东部先进经验,健全完善缺失的制度机制,10个广东省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县医院修订完善规章制度96项。

  不久前,一场“跨越千里”的远程医疗会诊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展开,另一端是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普外科专家团队,对一例“回盲部腺癌术后”男性老年患者进一步会诊。这是沿河医院首次医护一体化整体远程会诊,让患者足不出县,不出病房就能享受到千里之外的专家把脉问诊,牵线搭桥也正是来自东莞市的“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

  而在珠海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下,遵义市正安县近日成功完成首例“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支架成形术”,此项手术风险高、难度极大,手术的成功实施,意味着正安县人民医院微创介入诊疗水平获得新突破。

  这是粤黔医疗卫生协作“组团式”帮扶取得的又一个硕果。

  据了解,在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中,帮扶专家们通过手术示教、病例查房、培训教学、学科建设等多种形式,为贵州省各受援医院注入了强劲力量,使受援医院医技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黔中大地的群众带来了福音。目前受援单位已增设重点专科10多个,“五大中心”建成专科34个,实施新技术、新项目230余项,有力助推了我省健康事业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 师徒式“传帮带”培育医疗人才

东莞市沙田医院帮扶专家进行电除颤操作培训。 (本版图片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

  今年新春佳节刚过,一场隆重的“师带徒”拜师仪式在台江县民族中医院举行。来自广东省的8名帮扶专家与该院19名医生,以帮带模式为医院培养临床医疗卫生人才。

  “通过传帮带,努力为台江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本土优秀人才队伍,是当前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院长蒋开平说。

  大力帮助基层医院培养本土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是帮扶专家们的共同心愿。

  从去年5月开始,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遵义市卫生健康局、遵义医科大学共同承办的“遵义市乡村医生大轮训”开班。培训采取“集中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以基层诊疗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进一步提升遵义市乡村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实操能力,提高遵义市基层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我对穴位的精准定位,和上次的培训是密切分不开的。我培训回来,服务患者的底气更足了!”遵义市汇川区和平村卫生室村医李旭说。

  作为两地卫生健康局携手打造的珠遵协作品牌项目,遵义市乡村医生大轮训目前已经培训乡村医生3420名,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且计划在2年内为遵义市5000名村医开展培训。

  厚植人才沃土,筑牢健康根基。贵州紧盯卫生健康人才薄弱短板,将培育放在医疗卫生事业优先位置,在引才、育才、留才上下功夫,多措并举,着眼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借力东西部医疗卫生协作,仅2022年,有336家省外医疗卫生机构与贵州366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质帮扶,774名省外医疗卫生专家来黔开展帮扶,贵州派出1144名医疗卫生人员到省外支援单位进修培训学习。

  在做好走出去培训的同时,贵州还不断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服务保障绿色通道,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工作,充分发挥院士专家资源优势,帮助贵州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建设重点学科专科。

  毕节市还针对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抓住“组团式”帮扶机遇,以感情留人、事业留才,积极吸引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医疗卫生人才。威宁自治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金华博士,原就是广州市的帮扶医生。

  当前,为育强人才队伍,贵州正充分发挥省内外帮扶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坚持结对帮带一批、跟班锻炼一批、研修培训一批相结合,注重选派人员到帮扶地优质医院和学校跟班锻炼学习,精选本土医疗业务骨干与选派人员建立帮扶对子,派出人员到帮扶医院进修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加快助力贵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艳萍 许芳 杨国军 杨鸣丹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