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娱乐官网app

"9+2"省区分站: 广东 香港 澳门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分站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日期:2022-07-2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体: [大] [中] [小]

  南沙港旁,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后,从满载40个集装箱进口木材的首趟海铁联运班列驶向大湾区重要木材市场江门,到开出“海南自贸港—南沙港—西南地区”粮油海铁联运专列……一个覆盖湾区、辐射内陆、联通全球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正在成为现实。

  鸟瞰南粤大地,纵横交错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蜿蜒连绵,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粤港澳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从北往南看,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已建成的4条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条铁路通道次第排开,与在建的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等架起大湾区的“横向走廊”;与此同时,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香港机场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

  除了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对接”建设也正加速,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深度融合。作为在广州工作的内地首批港澳籍公职人员,澳门青年刘延鑫告诉记者,以前回澳门主要在南沙港搭船,等未来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通车后,他可以直接从南沙出发,回家更方便。目前,广东携手港澳大力推进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逐步实现一张车票、快速换乘的湾区轨道“一小时生活圈”。

  “大湾区交通的融合,将有助于优化珠江西岸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进一步走深走实。”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受益于大湾区越织越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朝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发展,铸就着可期的大未来。

  蓝图已经徐徐铺展,各处建设热火朝天,辛勤的劳动者们正用汗水把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逐一列出“计划表”,世界级城市群正在伶仃洋畔崛起。

  按照规划,2022年底湾区内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到2035年,广东将全面建成发达的快速骨干网、完善的普通干线网、广泛的通达基础网,综合运输通道,枢纽体系更加高效可靠,运输服务更加优质便捷,统筹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跃上新水平,“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12312”现代交通体系: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全面实现,基本建成交通强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小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挺起湾区发展“脊梁”。他介绍说,目前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4500公里,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但广深、中江、粤赣、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多个路段交通量已趋于饱和或超饱和。接下来,广东省交通集团将加快对车流较大路段改扩建,提升通行能力,同时借助智慧公路和数字公路,构建支撑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高速公路营运服务体系。(记者 严俊伟)

(编辑 胡媛媛)